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2016.6.28 高校艦隊觀後感——從領導氣質到海洋文化

2016.6.28


       凌晨時分,正當無星的夜空籠罩城區,我卻看著一群少女們用如同至親般的信賴,凝聚起超越血脈的情感,成功拯救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家人(朋友)。在最後高起的船尾向夕陽揮了揮手,少女們肅然起敬地與承載著許多回憶的海上之家永別,我無法抑制身上的雞皮疙瘩四起——身心也對這份堅定的感情獻上敬意。那樣灌透心底的感動,是繼國中時看著「魔法少女小圓」後再次對一部動畫傳達的理念如此悸動。
       這份悸動,並不如同以往動畫中強調「自我突破」或是「修補遺憾」這類感情爆發的劇情,而是由個人擴及到團隊,也許乃至於所有我們在人生中愛的人,屬於一種集體激發而出的力量。小時候我也曾以為(應該說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好的領導必須自身擁有強大的能力,而且必須「永遠處在領導位置上操控大局」,前者如同本作武藏號艦長香香,後者則是晴風號副艦長真白原來理想的艦長該氣質。然而第一集裡晴風號艦長明明與古庄教官關於艦長選拔的問答,帶點不確定的一句「把艦上所有人都當作家人」,就直指核心,找出領導氣質裡最溫潤柔弱,卻最堅強無比的能量,顛覆了我們對於完美領導人的認知。這份如艦身鐵壁守護著全體組員著的執念,瞬間化作晴風和煦的海流,激起所有人心中閃著光芒的感動波瀾。
        往後劇情裡,兩種領導氣質不斷對抗融合,明明體會到緊要時刻鎮定指揮的重要,真白則發現把團隊當做家人的明明能夠帶領團隊一起進步(比如說原來只會逃跑的鈴),拯救小貓後,甚至理解那份為了每個團隊成員安危的衝動,不僅為了達成任務,更為了顧全整個團隊。從最後幾次遭遇戰明明的指揮以及各單位調度,就能明白一位好的領導人平時必須指揮若定、顧及大局,了解每個部門執掌,緊要關頭時則以我方團隊為大局,視自家人為最重要的寶貝,相信儘管目標失敗了又如何,只要能與團隊相伴就有無限可能!
        當「以團隊為重」的信念擴及至團隊的每個份子,或是我們將愛人都是為家人,把心弦繫在彼此身上,就算遇到驅逐艦隊上主力艦的難關也將被團結的力量突破。在本作劇情敘事上,儘管最終回以還人情方式集體刷boss武藏號已完全預料,晴風號的沈沒賺人熱淚,但前幾次遭遇戰以小博大的戰略技巧確十分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是運用潮水與礁石使大噸位戰艦失去動力的做法可說是同時展現了知性美的策略,至於除雷器纏潛水艇這樣兼具介紹與巧妙的戰法也同樣令人驚嘆。有些觀眾認為本作「病毒」的設定讓高校艦隊成為刷殭屍番,我卻認為比起直接與黑暗勢力對抗,或戰車道(同樣昨天看完,跟本作理念差不多)的比賽對決,更有現代醫學的創新,也提供海上救援與實戰一個恰到好處的舞台,將現代海軍與海防的行動搬上動畫,這是以理性面而言,本作最值得推薦的貢獻。
        另一群人戲稱「高校艦隊」是日本自衛隊招生宣導(與「強襲魔女」、「少女與戰車」並列」),我想這是絕對實至名歸,而且我也希望有朝一日臺灣能以類似有趣而不失專業的方式敘述國軍並進而推廣海洋文化。2014年暑假,冥冥中的緣分讓我用萬言在海科館書寫北海岸山水之歌,喚起我身為臺灣海島之民的藍色血脈,在同年更有幸參觀蘭陽艦,一年後2015暑假,我則到台南安平參觀德陽艦,在海洋文化的多元面向中,戰艦與船隻佔有「探索載具」的先鋒地位,而戰艦更是人類海洋科技的終極結晶,聲納、雷達等科技皆因軍事需求而生,船隻艙體的隔間設計與安全設施、船體形狀的考量也因軍事的考量演進。一般人對於奇型怪異的海洋生物也許不感興趣,多少對於巨大的海上堡壘的新穎科技有所好奇,如同高校艦隊裡簡化過的組員職掌或是操控技巧,都能在瞭解戰艦的同時,理解海上船隻的操控與作業流程,建立海上載具的基礎知識。
      海洋文化並不只在艱澀難懂(個人認為某些蠻好看的)的文學書本裡,也並不只在各式標籤著雅美族人花樣圖騰的「文創」商品或拼板舟上,更不會只是某些小漁村以帖別方法冒險犯難捕抓特定魚種的傳說之中。那是一條深埋在海島民族裡的血脈,一份自我們在羊水裡頭游泳時就有的意念,我們並不只是保存與尊重某些既存的海洋文化,而是由與生態共榮出發,認識海洋並親近海洋,有效地從海洋汲取知識心靈與資源的養分,讓我們海島子民的心中都住著自己一份對於海洋的記憶和感動。
       也許面對茫茫未知深海,在某種單細胞的感官之中,人類才是生物演化的低階存在,因為他們自相殘殺的可怕,勾心鬥角的慘烈,那不妨重返海洋吧,像高校艦隊裡那艘承載著一切冒險故事的晴風號,昂首沒入深海,揮別金色夕陽,讓艦上所有的家人學會如何珍惜身邊所愛的事物,以團隊的身姿突破每次考驗,也提醒著同樣居住海島國家的我們,珍惜身邊這片望不盡的藍寶石海洋。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2016.6.2 大學申請經驗談(下)——面試與術科考試

2016.6.2

        面試與術科考試是大學入學申請與高中入學最大的差別,在這溫暖的春末,方經歷一階放榜的驚喜與忐忑,另一次挑戰卻迫在眉睫,生於資訊時代的我們理所當然的開始搜尋學長姐經歷,才發現先前的面試問題幾乎大同小異,但面試的方法卻十分多樣,有時團體、有時個人,關卡數也不盡相同,實際經歷過面試後,其實大學申請入學的面試並不如同想像中企業面試那樣開放(變數比較多),反而比較接近口試——一問一答,盡全力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即可。
        整理所有的面試問題,其實大學端比較在意這個學生是否有興趣,這個學生是否知道這個系的內容,這個學生未來想發展什麼,有時可能穿插專業性問題,但可以用高中知識或是直覺回答可,畢竟大學本身就是傳授這些知識專業的地方,能招到具有一定基礎知識的學生固然很好,但樣樣精通的學生還需要上大學嗎?在面試過程中保持恭謙積極的態度,身穿襯衫(POLO衫亦可)搭配長褲,面露微笑不要緊張,在時間限制下盡力表達,避免使用艱澀難懂的詞彙,多以經驗有脈絡的分享,謹慎回答問題,多數同學經歷第一次面試後再也不會緊張,畢竟教育場上是絕對容許失誤的。

2016.4.2 淡江大學建築系面試

       台大的面試在三月底,我並不是班上第一個去面試的,但心裡的緊張感卻有口難言,何況一向以電腦繪圖創作的我要面對手繪考試,若是考模型製作則把所有考生拉上同一條基準,比的是創意,卻也容易出現成績落差。一般建築系術科考試都在面試前,時間從早上八點開始,各種繪圖、剪黏工具都必須自己準備(比較困難的是中元建築系要求準備4K切割墊)。那天早晨天氣清朗,一點雲霧籠罩觀音山,這條到淡江的路對我並不陌生,那是熟睡的家兄上學的路線,為避免主幹道上的車流耽誤,我們早將近1小時到校,從門口到學校各個系館前都有明確的指標,建築系館隱身在工學院旁的山坡上,只有門口的戰鬥機閃閃發光(這是建築系學長姐作品),交錯的石牆道與豆科樹包夾著系館,儼然讓這座L型的仿中式建築獨出一格。
        淡江系館門前早已擠滿學生與家長,雖然與父母同行有媽寶嫌疑,但在場確實並沒有合適的休息空間,許多物品很可能有親朋好友看顧比較安心。擠進小小的中庭,第一個過程是分流報到,報到完後學長姐會附上淡江建築系的作品集、簡介、書籤甚至咖啡兌換券。報到完後距離術科開始還有半小時以上,台灣四月天氣可以說是最溫柔的時候,我們與大部分考生都在石牆道上休息,很多同學拚命看作品集找靈感,我則是稍微喝些水,回想看過的歷年作品,心裡想著「見招拆招」就好,入門的題目跟學生作品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吧。
       八點一到,考生紛紛湧進系館,有些考生明顯是攜伴前來,卻也道出了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唸建築的心酸,不久後學長姐號令我們排隊上樓,經過狹窄卻明亮的樓梯,被木頭隔間佔滿的區域是學生的獨立創作空間,走廊上甚至擺著木頭模型,很多考生仔細觀看,我雖然不動聲色,卻暗自心理讚美淡江建築系的用心。考場是一年級的創作空間(桌上還有一張便條說不加油,背面則寫不要去中原),先是自行找位置,一段時間後學長會一一叫名字入座,特別注意的是座位的名條是有顏色的,不要看成一年級學長姐的名條。考試的座位是下方為桌,上方為置物架的木桌,桌面呈斜角,設有日光燈(但不一定找得到開關),可以隨意看到兩邊同學的作品,場地有開空調,算是非常舒適,坐定位後先把繪圖用具拿出(建議放進塑膠工具盒帶來,後背包不容易取出大量工具),然後任憑對未知的恐懼蔓延全身,等待,等待。
        全體考生就定位後(有三個考場,應該是用無線電聯絡的),學長會找一個整點的時間,根據延遲多久,宣布考試終止時間,手搖鈴後考試立即展開。當下面對考題令我心裡百感交集,三張白紙儼然是我不熟練的手繪考題,黑衣戴帽子的嚴肅學長一直提醒小張草稿紙不算分,我則是根本不想打草稿,因為之前參加高中繪圖課就知道一張A4三四倍大的圖要畫很久,第一大題由三小題組成,要求畫框,必須用點、線、面三元素表達「狂亂的風」、「光的鏈結」以及「不斷變化的門」。
       第一大題與往常的考古題類似,指定元素來完成主題,我就依照題目要求作答,狂亂的風用點表現旋風中的微粒,光的鏈結則用兩的透視出發,用光線交錯區別虛實的空間,不斷變化的門則是一點透視的運用,同時注意畫框的排列不要死板,因為是建築系考題,所以特別運用各種透視圖表達,繪製過程拆開圓規有些大聲之外,順利的以大約1小時20分鐘完成。
       第二大題則相對困難得多,必須運用各種「不重複」的形狀表示「形狀之間的關係」,必須在圖旁邊寫上理念,時間還剩一小時,我對於抽象考題卻完全沒有概念 ,因為我欣賞的是有脈絡的縝密風格,這時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先求有再求好」,反正就以圓為核心,左上半是以白為底的圖騰,右下半則是以黑為底的變化,表現時空中過去的真實,當下的模糊以及未來的虛幻,畫得差不多時距離結束還有15分鐘,我考慮是否要在第一大題加上顏色加分,最終決定寫好理念,修飾素描深淺與筆觸,等待術科結束。
       術科結束前的短暫等待,心理有些如釋重負的舒坦,雖然左手邊那位同學的繪畫與上色技巧工整驚人,但我想憑著自己中規中矩的作品,加上成績優勢要考上並不成問題,所以手搖鈴一響,學長也沒收考卷,我們就可以自行離開了。
       身為台北考生,淡江大學安排是晚上8點以後考試,由於家兄在淡江附近租房,我們就在山路轉角的拉麵店用餐,再到山下的星巴克點星冰樂,還好當時還沒到下午人潮湧入的時段,儘管洗手間需要排隊,位置卻很充足。慢慢滑手機到四點左右,我們才回到租屋處,這時心裡的緊張感又蔓延開來,還有可怕的馬桶與濕氣在小套房散佈恐懼,我與母親看著琅琊榜,家兄則睡了很久,晚餐則到租屋處附近一間服務生跟人都很少的西餐廳用餐,一直吃到7點40多,換下考術科時的POLO衫,穿上面試用的襯衫避免體味,背起放著作品集的筆電包(後背包坐下後找不到地方放),向著到深夜依然燈火通明的建築系館前進。
         面試時的等待區就在報到中庭的左方視聽教室,視聽教室木牆上的隱藏門十分可疑,雖然事後證明後面不是面試場地,但在不清楚面試流程情況下依舊令人不安。很多考生一直緊盯著建築雜誌或自己的自傳猛瞧,我心裡想著納悶著「自己不是最應該清楚自己嗎」,就只是挺直腰桿面帶微笑的坐在一旁,然後又是無盡的等待,等待到時間接近時還沒收到面試人員帶領,所以我還冒昧的到報到處問,結果確實會有學長姐前來帶考生去樓上面試,不久後一位和善的學長就帶我們大約8位考生上樓,聽到我們是台北的學生不禁笑著說快要結束了。
        過去網路上提及淡江面試是團體面試,若是遇到互相攻擊的隊友就有些困擾,但我們被帶上三樓,卻是先到術科試場取自己早上的作品,然後坐在走廊上的位置上,我一度以為這就是面試,結果只是學長姐來幫忙提供作品概念想法,或分享大學經驗,我遇到的是用中國口音的大姐姐,不料他自己也不是很會講,好在有一旁另一位帥帥學長幫忙,就研擬出了類似我在5、6段所說的概念,等到說完概念,我也盡量不讓場面冷掉(這可能也算是一關吧),問了很多關於忙碌、時間安排、同學感情的問題,學長姐還互相爆料彼此感情事,讓緊張情緒緩和不少。接著會到第二準備區,就在面試場地門口,我遇到一位學長跟穿著蘭陽女中制服的學姊(就是剛才帥帥學長前女友),他們會再次提示作品概念,告訴我們面試要先說作品、只有四分鐘、要說快一些、讓教授問問題等等,讓考生倍感溫馨。
        進入面試前,也能看到其他同學作品,我前一位連第二大題也沒畫完,這時慶信自己有記得「先求有再求好」的考試習慣,但我後一位女同學畫得極為精湛,用花朵表示風,雖然有畫出格,但有題卻把紙捲起來硬是以立體表現,讓自己非常佩服,僅止於佩服,因為我很快就進面試考場了。
        面試考場是在大視聽室舉行,冷氣很強,四周都是紅色絨布座位與布幔,教授身穿西裝或正式服裝,桌上擺有自己既去的作品集,教授或坐或站在長桌一端(教授面試了一整天,很辛苦的),教授會指示坐下,自我介紹一分鐘,然後就可以開始介紹自己早上的作品,我大約花一分半說完,就等著教授提問,教授先是質疑我手繪能力,我說我要把作品完美呈現,不在意媒介如何,也說自己在術科考試運用透視圖的觀念,教授也點頭同意,接著教授問我是椱會用其他軟體,我則回應自己用SketchUP尚未精熟,而且也習慣用熟習的軟體把作品漂亮呈現,把危機化為轉機,倒數第二個問題則是問有報考哪些學校(教授手上有資料),我說中原建築以及成大都計,教授回答也最後一問:「那你都上會去哪?」我堅定回答淡江,也補一句說是真心的,還開始說淡江的國際化、辦學特色等等,教授卻打斷,說都計也有設計課,我回說那是選修(我事前都有查課表,面試後上網再確認我依然是對的),教授否定,但時間到的鈴聲響起,我瞬間鬆懈,只吐出個「謝謝」就離開了。下樓的過程還在樓梯之間迷了路,我自己給自己面試成績90分,將話都沒延遲,幾乎是18年來說話最快最準的一次。
       我後來有正取淡江大學建築系,口試與術科成績都不算差,因此記得相信自己,發揮實力,完成所有考題問題,通常就會有理想的結果。

2016.6.9 都市計畫學系

        高中畢業前,就用這上下兩篇分享文做結束,然而我並不只是分享經驗,其實也是自己面試初體驗的紀錄,所以關於成大都計系,我並不想描述過多,我想原因就交給讀者評斷吧。
        同樣天朗氣清,高速鐵路疾駛在城鄉之間,對於要面試都計系的我而言剛好可以深思城鄉問題,1小時多後即由台鐵沙崙站轉乘,建議同學要去成大要注意沙崙站班次,避免時間來不及。在列車上我正對著一位高一同學,對人總是傲氣,出入都坐名車,我相他今天是來面試醫學系,但明顯的他父親看來和藹多了,聽說是一位資深醫師。40分鐘左右即到台南,前來台南遊玩多次的我十分熟悉車站的一切,包括曾有驗票員當眾打盹的候車亭,由後站出發,映入眼簾的是曾經住過一晚的香格里拉,我們到地下街先解除飢餓,吃的是上次離開時嚐過的關東煮,這次氣氛悠閒許多,我與母親還有空看瓏山林蘇澳冷泉飯店的旅遊分享,接近面試時間(在第二階段報名時會有助教確認時間,這點頗為用心),我們就徒步前往杜氏計畫所,在google地圖的引導下,雖然一路沿牆壁有些擔心沒出入口,但事實證明那才是捷徑,省去繞球場的路途。
       抵達都市計畫系,陽光從翠綠的榕葉間灑落,紅磚外牆與初夏的一切形成令人舒坦,的光景。都計系因為節能並未開放冷氣,也為了省紙也沒清楚告示,為了保護學生所以沒人引導,但他們會收相對高昂的報名費,你只能從校舍平面圖配合事前寄來的面試地點說明,找到在三樓的教室上去,一進去有冷氣開放,還有教室桌椅提供休憩,首先必須先跟學長姐報到,記得準備身份證,我找了一下,慌了手腳,學長姐也請我放鬆,報到後會發一個面試後要交回的名牌,以及學系簡介,一切都是能省則省,可是午餐時間學長姐卻讓那豐盛的便當味飄滿教室,不禁讓人想到神秘報名費的去向。
        待接近面試時間,學長姐會拿出籤筒抽順序,分AB組,我排B組第二個,也抽到2號,心裡非常開心不用受到等待煎熬,所有人抽完後,學長姐會帶隊去另一個等待區,我揹起放著作品集的筆電包,喝一口水就去了。
        第二等待區會先填問券,內容像是滿意度調查表吧,我前面一位同學還跟我借筆,後面收回來時還發現很多其實是同校同學,我也點點前面同學的肩在他進去面試前拿回筆。第二準備區目的應該是避免考生在開放準備區交換面試題目,現場兩位漂亮的學姊也說明出試場前不要跟其他同學分享面試內容,也講解可以把作品交給學長姐代為轉交教授等面試細節。
        等待時間不長,上樓後我很快把作品集轉交學姊,待學姊開門進入第一關面試,第一關比較像是自我敘述,但教授沒要求自我介紹,而是直接問自己對都計系的看法,都計系面試分兩關,一關10分鐘所以時間充裕,其中一個長得像高中地科老師的教授先是和藹寒暄問我是不是搭乘高鐵,我就照實回答,然後我就從我在萬華台北舊城區,眷村生活說起,原來只是想說一說經歷眷村都更演變的看法,結果先是被另一個皮膚深色、一臉嚴肅、頭髮灰白、身穿綠褐雜花紋衣的老教授喝斥般的問我是不是眷村子弟,我回說是,然後說到一半又被他說故事不要說太長,明顯第一關的組合就是一個黑臉一個白臉,和藹教授接著提到作品及尺度,我提到我校園改造作品,也表明我會考慮轉系,而教授也一直誇獎。但另一位教授先是問你想如何規劃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有些同學因為大學位置而準備說台南,但其實教授想知道的是你熟悉的地方,你會如何解決,不必刻意。),我準備了土城、基隆、萬華,因為論熟悉度而回答萬華,將萬華小巷整理發展為城鎮市集,活化環河道路,都更加速進行等等, 結果那教授又喝斥都市計畫跟由名何干,我說活絡城市就能促進經濟,解決民生問題,可是那教授只是仰頭看著天花板不吭聲,又問了是否支持柯文哲,我雖然無奈也表示不支持,因為只開發經濟好的西區卻忽略真正落後的南區只會擴大差距,可是不知是否政治不正確,那教授還是不吭聲。時間到前,和藹教授一直誇讚我的作品與成績,另一個教授則說和藹角獸誇獎過頭,然後驚天一問——是否能用一句話感動我。我愣了一下,回答自己對都計有興趣,作品豐富,有想法,所以有能力進入,卻被那教授說只要回答願意在教授底下學習就好了,一旁的學姊似乎在笑,我承認我最後回答有些不妥,但教授難道只期待奉承,不論能力,也許每個讀都計的其實原有一顆讀建築的心,看見我的作品,都計似乎有一段妒忌的過去吧。
        第二關一樣要把作品集交由學長姐轉交,這關比較像知識問答,兩個教授都跟空調一樣冷,先問你認為什麼是都計,這題我提到大尺度的考量人類流動、生活習慣與資源,透過大空間的設計提升人類活動的效率,但似乎不是正解,畢竟我只準備建築系的面試。第二題則問到何謂社區營造,我把公民課本那段直接背給他,蠻有自信的。接著大多在探討我校園改造,也提到我作品尺度的問題,教授有問我是否採納他人意見,我順勢舉例從教官知道校園死角、從衛生組知道廢棄物回收問題,也說我有給校長看過,最後一問則提到我為什麼會做這個作品,我回答想要在高中三年裡替學校做些什麼,發揮自己的長處,貢獻自己的能力,較受肯定的點頭,我認為他表情有些啞口無言,因為我講的那種堅毅自信連我自己也嚇到。
       這次面試我給自己75因為四位教授只說服三位。面試完後聽了聽系主任介紹,我面帶微笑仔細聆聽,只不過沒有加分效果,主任實在和藹可親,似乎也認識某幾位考生。我與母親一直在學校等到接近下一梯次面試時間,趕緊讓位給剛來的考生,穿越剛好在比排球的球場,配還南台灣的熱情陽光,我心裡有一剎那想說來這裡也不錯。
        但時間很快過去,我們先在遠東休憩,加速趕通往沙崙的車,對於高鐵換票窗口與購票窗口相同的人龍無奈,吃著不到最後一刻讓你一直拿著錢不收很好笑的摩斯漢堡,高鐵半路解著表題幹有缺的題目,最終我成為台科大建築系新生,此刻兩天後就是建國中學畢業典禮,又一批新生即將經歷三年不同凡響的紅樓大夢,而也有一批學弟正準備面對升學挑戰,希望所以人都能玩發揮所長,實現夢想。

大學申請經驗談(上) ——學測分析與備審製作:連結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2016.5.23 Charlotte觀後感——青春期是一種世界級的病

2016.5.23


       昨夜如同看日常番一樣的悠閒有趣,有別一般key社溫柔體貼的作弊狂男主讓人好氣又好笑,各種兩光超能力融合校園貞搜冒險也十分精彩,可是身為一位熟悉key社作品的觀眾而言,必然猜得到溫馨的劇情存在世界的悲局。
        因此今天一早我立刻從依然溫馨的第四話開始,預料中劇情忽然急轉直落,從喪親之痛似乎看見了親情是生命中最珍貴的小確幸像是CLANNAD影子,甚至引出愛情成長為親情的主題,然而當提到男主哥哥後就不難猜出所有劇情發展,後來藉由主角一行人時空跳躍的能力,快速將劇情推展到另一個幾乎被各大超能力科幻動畫視為目標的主軸——拯救世界。女主與男主之間的約定誠然令人感動,最後一集男主走片世界,失憶與失去自我同樣發人深省,但最終卻以一個極為目標性的結局做為結尾,如同電玩遊戲裡攻克最終魔王,解開成就後的空虛。
        撇開劇情過於倉促不談,看完整部作品卻令人費解製作團隊想要傳達什麼樣的含義,不同以往key社作品裡大家對於某些特定劇情的深入剖析,這次作品的話題性都集中在與以往作品的比較。說到AIR,我們會想起記憶因果的難以承受,談起CLANNAD會有親情如此之重的感嘆,Angel Beats則會讓人想死後捐器官,喔不!會讓人思考一輩子想完成什麼樣的夢想。
      然而Charlotte在本作之中卻是一顆彗星的名字,是一切的源頭,支撐著整部作品的世界觀,可是卻無法有力的與劇情產生連結,換句話說,可能忘了解釋這個標題更可能激起觀眾的好奇心吧。本作裡的喪親之痛,喪友之痛,或是替朋友果斷犧牲的慷慨激昂確實感人,當時一陣鼻酸,一陣雞皮疙瘩襲來,那感覺卻無法停留太久。看完以後甚至覺這些都屬於「劇情」上賺人熱淚的爆點,然而這就是睽違五年後Charlotte想探討的主題嗎?
       關於「抉擇」與「因果」一值是key社關注的重要概念,過去幾部經典作品裡,都強調一切生命裡的悲歡離合都是過去的我們當下一念之間所造就,特別是悲劇更是當初自己的天真與早率才鑄下的大錯。Charlotte在妹妹去世那段女主已經明確說明這點,女主決定休學將愛情力量融合親情協助男主恢復精神、另一個時空穿牆能力者請男主奪走能力、男主隻身一人向恐怖組織單刀赴會、熊耳犧牲自己保護女主,以及最後男主向女主約定,一再不厭其煩地向我們揭示把握當下抉擇的重要,但我認為這個概念並不是Charlotte獨特的核心意義。
        所有劇情裡,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就像是一種青春期時會發生的病」,以及結尾前男主說吸收的最後一個能力是「勇氣」,這才讓我想到Charlotte所說的課題有別於親情、愛情、友情那樣賺熱淚,卻訴說著青春期,或是說因為青春期各種古怪性情的少男少女所引發的社會現象。在我看來,先別提Charlotte彗星的塵埃是不是會讓人有超能力,但在解釋Charlotte彗星時那位支持男主的博士也提到了超能力是在情感特別豐富的青春年紀才會發作。現代社會裡,青少年問題從未平息,總是隱藏在各大社會事件裡隱隱作動,儘管每個大人也都曾經歷過,可是他們教養孩子時卻從未設身處地的替青少年著想,直接用威權與逞罰硬碰硬,就如同女主小時候被母親出賣,被科學家大人們折磨一樣,尤其當孩子在青春期時長出的角(刺)越銳利,個性與特色越明顯時,如同動畫中越強的能力者一樣,會被更嚴厲的對待。唯有一位穿越了時空,修正了無數錯誤(可惜現實中大家都無法重來,孩子的成長至有一次),從同樣身為病患角度思考,制定特別教育體制的男主角哥哥,才能真正「保護」這群青春期的孩子們。
        劇情中的妹妹去世,觀眾可能特別關注於主角的哀傷,或是也跟著替妹妹領便當嘆息,但妹妹會遭遇龐大威脅而激發出致命能力,以及女主遭受霸凌,雖然都沒有被特別討論,甚至也不是劇情推展的動力,但卻反映出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們常因為各種感情上的忌妒、怨恨、害怕,進而引發各種常見的問題,Charlotte細節上的琢磨可以看得出本作關心的議題。
       青春期是塑造一個人特色與人格的關鍵時期,這時也是我們各種特長能力突飛猛進的時期,雖然可能有些生澀,在本作則被塑造成各種有缺陷的能力,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也因此有了各種想實現夢想的渴望,比如說最初濫用超有Geass影子能力的男主想靠成績追妹子、本作中女主想發片的哥哥、或是跟神明交換失明的歌手,及最後男主想靠類似罪冠能力拯救世界的大願望,都反映出青春期男女對於夢想的憧憬,可是過於白日夢的想像卻屢屢遭受大人們的壓抑,捲入各種天人交戰的煎熬裡,就像劇情裡科學家如中世紀獵巫的追殺,國外恐怖組織的介入,就是這些阻礙的投影,除了依靠像妹妹煮出一成不變的有字蛋包飯親情支持,以及與愛人一同廝守的愛之約定,青春期的男女們只能依靠最後男主奪取的能力——勇氣,去面對一切的阻撓,超越既有的困境。
        Charlotte表面上是作弊狂男主角在超能力世界裡經歷生離死別成長順便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我認為Charlotte其實用一種最不可思議的奇幻方式,告訴現在正準備脫離青春期的我們,或是早已成熟到老的大人們,青春期是一種世界級的病,會讓我們碰到各種長著刺,用力衝撞社會卻努力追逐夢想的年輕人,我們必須相互包容,尊重彼此一次性、獨一無二的生命,給予他們特別的關愛與支持,讓他們從病情中康復,邁向社會化。同時鼓勵現正準備邁入青春期,身體準備蹦出超能力的國高中們,相互支持,彼此鼓勵,憑著自己讓世界害怕的能力以及過於常人的勇氣,活出生命獨特的光輝。

2016年5月20日 星期五

2016.5.20 大學申請經驗談(上) ——學測分析與備審製作

2015.5.20


        時序邁入鳳凰花開的季節,一半以上的莘莘學子們經歷過漫長的申請歷程,承受許多未曾謀面的挑戰、等待、不安,終於考取到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科系學校,迎接生命中一段最自由、最冒險的時光。但這並非是青春時光的高峰,身為今年畢業生的我們將持續向人生的目標前進,而多元入學的體制之下,還會有許多年輕有活力的靈魂前仆後繼地遭遇第一次準備書面資料,第一次學習面試禮儀,第一次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等種種挑戰。我希望我們的理想並非只追尋未來成就的高點,更祈願能替晚生後輩們解開成長的疑惑,疏通過往的糾結,把握當下的感動,放眼未來的可能,傳承人類永恆的經驗。

        在這個日子距離105年大學申請放榜一個月後的日子,我很感激一路相伴的同學、親友、師長們的鼎力相助,讓我有堅持夢想的勇氣,錄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學校。在此刻,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寫下自己申請大學的經驗,希望能幫助現在正苦心於升學過程的你,實現期盼多年的夢想。

1.分析與策略



        台灣最嚴寒的時刻,考生面臨大學申請第一關——學科能力測驗的挑戰,更讓身心俱疲,雪上加霜。寒假剛結束幾天,過年熱鬧熙攘張燈結綵才剛讓心靈獲得撫慰,我卻在嚴寒中發抖驚醒,房間外的燈光比平常更加蒼白,我曾未對過答案,但考場上的無力感夢魘似地不停刺著我的心臟與胃囊,母親拿著手機問我想不想知道結果,我一聽一方面是替沒有特別糟的情況感到驚喜,另一方面卻也為同學親友們深刻期待感到無比沈重的壓力。
       時序回到春暖花開的五月,我從去年寒假就開始複習,也因此很快發現了自己的弱點——我不會考試,面對突如其來的題目,就像走在路上被雷擊中,完全沒有脈絡,沒有跡象,沒有資料可循,還只有一種解決方法,根本難以招架,或者說正確一點,考試不吃運氣不可能,從你翻開題目那一刻起就是賭博,而且不是培養最重要的「解決問題」能力,是在培養你腦中浪費了多少空間做題目,背題庫,試著用那些題型的影子去破解更複雜的難題。
         所以我很早意識到,我必須詳加分析與利用學測這個制度,努力用面試跟備審去彌補考試成績上的落差,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學測的核心重點是?

        考試成績越高越好,這是極為縝密思考毫無破綻且絕對正確的「廢話」。學測申請的制度其實正是要模糊彼此學生成績之間的細微差距,著重在第二階段的面試書審過程,替學校找到最適性適才的學生,也讓學生能依照自己的特長選擇科系學校。如果是一個完全取決成績的入學管道,那就學測考完大家填志願分發就好,何必那麼辛苦把大家分成15級分,各自加權,然後還要第二階段重新洗牌。

§所以關於學測成績,當然越高越好,但其實是夠用就好。

        在這個方面,我感觸極深,為什麼一開始就貼上自己的成績單,同時也是錄取通知的上半部?因為我的學測成績並非頂尖,老實說在高中前幾志願算是不理想的成績,但我還是憑藉著書面審查資料,呈現多年的作品資料,獲得88.5(以5為級距,最低60,最高95)高分正取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突破成績的限制,完成目標,也給了我寫出這篇文章的動力。

        稍稍在同學興高采烈的熱鬧氛圍中緩和了情緒,見到國中老友、清明掃墓被各種失望洗禮已不在話下,學測申請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記好所有重要進程(一階填志願、一階放榜、上傳資料、各種面試時間、二階放榜、報到放棄.....),雖然心裡有所哀怨,還是必須把握機會完成各個進程。

§詳細緊跟學校升學通知,善用行事曆或筆記本把握重要階段。

        我毅然決然把台灣各大建築系填了一遍,但似乎很少同學可以如此確立自己的志向,甚至僅追逐名校光環,名校光環多少有其價值,大專院校的資源分配也取決於其名聲威望,但知識是理所當然的公共財,在各校認真學習的成果必然不相上下,那何必遷就特定某一間有名的教室呢?曾經也有某位大學教授分享某些學生可以把明星學校6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科系全填一遍,個人也很佩服他要寫6分不同的違心自傳,還要欺騙自己內心的真正興趣。
        雖然要一個17、8歲的青少年確定自己的志向有些困難甚至殘忍,但在將近二十年的歲月裡,應該多少對自己心之所向有所感悟,或許只是對於某些小興趣小技能的一點點喜愛的火苗,努力培養自己的興趣成為專業,也可能在未來替整個人類社會燃起文明之火,所以我盼望未來的同學能盡量把自己的興趣鎖定某個範圍,也許是國文跟外文、森林跟生物、經濟跟商學、化學跟化工等等......,莫忘自己的本心,別讓你的教授吐槽你的不果斷與不確定,勇敢追尋自己的理想。

§及早確立自己的志向,鎖定相關科系,提高自我專業度。

        綜合而言,學測與大學申請入學可以說是在台灣多元入學一套相對完整而公平的體系,它由基礎能力的學習(所以才有一階的考試測驗)出發,強調個人特質與個人專業(這就是第二階段的測驗目標),企圖撫平高中入學時明星學校與普通高中的差異,讓學生探索自我能力,憑藉自身專業優勢考取理想的學校。所以在學測前就有很多同學煩惱在校成績的問題,但事後證明那通常是一個加分點,而非一個扣分點,及格以上好的成績代表著高中兩年半來你的認真努力,能讓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不夠好的成績也並不會對於自身其他優勢產生威脅,因此切莫因為在校成績放棄申請,努力發揚自己的個人特質才是錄取關鍵。

§在校成績是加分點,充分表現自我特長,瑕不掩瑜。

2.事前思考與內容準備

        開始製作備審資料前,你將會面臨一場,或是很多場內心戲,而且還是一個沒有結尾、互有因果的穿越劇?學測考完以後,就應該開始思考自己要選填什麼樣的科系,學校跟成績高度有關但科系只取決於自己的興趣跟理想,有些人會先想自己有哪些特長、興趣在哪,進而找到自己適合的科系,有些人則會先鎖定具有發展潛力、家人師長建議的科系,再反過來找到自己對應的興趣,但可惜的是這兩種「有些人」其實是「同一個人」那就會天人交戰,想破頭來。我會認為科系的選擇還是依據自己的興趣較為恰當,因為備審資料是生命事件的無數累積,自己的生命經驗將能夠充實你面試時的談吐,豐富你書面資料的內容,況且樂在其中,努力去做,自己的路途自己開創,相當程度的專業與熱誠,必能打下屬與自己的一片天地。

§生命經驗才能完美自己的面試與資料,憑志趣選擇更加踏實。



        決定自己想就讀的科系後,就可以去翻閱每年如電話簿般厚實的大學申請入學簡章校系分則(上圖那是統測的),先釐清自己有意願就讀的科系需要繳交什麼文件資料,例如需不需要作品(有些校系會要求郵寄),需不需要裝印成冊,有沒有要英文能力證明(其實英聽成績單也可以),自傳的格式(頁數、字數)是否有要求等等。當初我雖然只選填建築系,但各校在要求上其實略有些微差距,著手製作書面資料前,我有先在校系分則摺頁鎖定並將需求畫上重點,匯集成一份簡單的電子檔,這樣做好一份全校系通用的自傳後,就能依照各校需求進行修改。



§詳細確認各校需求,整理各校需求表。

§關於科大申請自傳的1000字限制,根據打電話詢,確定是考量檔案大小的「建議」,只要符合上傳檔案大小10MB的要求即可。

         這張表格另幾個提供考量的重點是金錢與時間,有時還包括術科該如何準備,由於術科與面試比較相關因此留到「下篇」再分享,但是時間確實是一個考量重點,因為一天要跑兩所學校實在舟車勞頓甚至還可能造成面試身體狀況失常,儘管學校會給予機會調整面試時間,還是建議兩科系面試時間不要重複,除非重複的科系自己很容易果斷捨棄其一。而我實際遇到的情況是有重複到的都剛好一階被刷掉,最後成了4月每週末都在面試的情況,至於有些校系會很「湊巧」地在相同時間辦面試搶學生,那只能請同學自己詳加取捨了。

§確認面試時間,避免時間衝突,把握機會。

        金錢至上,在我們「慷慨地」繳出第二階段報名費之前,還是要先讚美一下第一階段報名的工本費100元,100元買一個機會跟希望不好嗎?有部分同學志在必得某個科系,像是強者我同學就是要上台大外文跟物理,讓我查榜時都不免替他們膽戰心驚,有一個超遠大的目標跟志向固然值得讚許,令人欽佩,可是有時候可能因此與機會擦身而過,奉勸各位在第一階段能多填一些科系、留住機會,第二階段再依照平均成績、交通、二階金額等因素考量即可。

§多填志願不吃虧,把握機會。

        當然大家都把握機會拚命填志願下,一定會有人占到名額然後不去念,可是綜觀一階錄取跟二階錄取的比例,其實一階通過的人數其實已經十分充足了,所以說成績越高越好——夠用很重要。
        然而為什麼要談一談二階的費用,因為多元入學常常也被某些人評為「多錢(金)入學」,其原因當然有貧富、城鄉差距存在,部分人士會批評做備審就讓資源多的同學可以參加一堆活動所以有很多資料可以寫,事實上什麼偉大的海外志工活動、資優領導人營隊也未必比得上完全免費的校際交流或學校特色營隊或課程,如果是打工經驗或是家中幫忙更是很好的實際體驗。在電腦普及之下,運用學校或圖書館的電腦就足夠排版出俐落豐富的備審資料,所以批判備審準備實在是小看了社會上諸多努力付出的優秀同學。
       除此之外,其實「多錢入學」的看法可能其有來自。我申請的學校中,繳交了三所學校第二階段報名費,由於建築系需要術科考試,還會運用到較多教室空間,報名費較高可說是理所當然,但一所學校750~1500的報名費,又在「多報幾所」的壓力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學生家庭的負擔。況且當我實際參加完兩所科系的面試後,我發覺其中要求繳交1500元的科系不僅沒有術科,只有口試(分2關共20分鐘),也沒有提供特別的場地或備品,卻要求繳交如此相對大的金額(同校建築系是交1200元,而且考術科),當我聽到系主任介紹現場的「工讀生」都是研究生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二階報名費似乎就是給工讀生的鐘點費。這時你會問說那教授的鐘點費呢?換個角度想,招生其實就是學校人員(包含老師)的職責,且國立大學本身就是政府的學校,如果不是要提供各位優秀的研究生資金補助,為何要求如此高昂的報名費呢?
      報名費的問題原因純屬猜測,但不得不說某些學校的報名費確實可能造成一筆相對大的開支。同時4月從台灣頭跑到台灣尾的面試過程,也讓我體會到什麼是時空差距——金錢差距,某個週末我必須南下面試,為了爭取多一些時間準備,很幸運地我的母親願意陪我搭乘高鐵南下,一趟下來兩人來回就花掉6000元以上,就算是搭對號列車,多花近3倍的時間,兩人來回要價2800以上,客運則要2200元,舟車勞頓可能導致考生精神疲乏,面試不順。我希望有天,也許各大學能夠在北中南東,或是中部東部租用場地進行面試,如同大老遠飛來台灣飯店租場地面試的香港大學,求才若渴,替更友善的升學品質做出貢獻。



       製作備審資料最難的課題是如何展現出自己的特色,或是問自己:「什麼樣的經歷讓我有特色。」前面曾經說過如何選擇科系時,提到用自己的生命經驗才能豐富自己的審查資料,所以以製作備審為前提的思考,就是必須找出自己生命中有哪些事件,可以表達出自己符合該科系需求的特質。換句話說,並不是將整個自己所有的經驗一五一十的寫上去就是展現自己,要能夠針對目標科系的需求,提取自己相對應的特質興趣所驅使而出的事件,這些事件才會是能表現出自己特色的原料。
        很多人會說自己心思細膩,那什麼能展現說自己心思細膩呢?有沒有完成一個細緻的作品,或做出精緻的筆記?有些人會覺得自己擅長團隊合作,那是不是能說一說自己參加的什麼活動而有融洽的互動,又或者當過某活動負責人,擅於傾聽組員、協調事務。而有部份同學則是很清楚自己做過什麼,但卻忽略了這些事情的意義,例如你當過班長,有沒有就此展現自己的領導才能。你去擔任志工,是想多接觸人群,或者心理非常熱心公益。試著去理解這些特質或事件背後的意義,做出對於理想科系相對應的統整,不一定是要十分專業的能力,專業是大學正要給你的,有時只是一份熱誠,待人處世的有禮人格,就是你最強而有力的特色。
        掌握自己有哪些特質,去找出被特質驅使去做的事件,或是清楚自己參與的活動職位,從中學習內化了自己的人格,最終彙整去對應理想科系所需要的能力特質,藉由這些特質訂定出自傳的一個或數個主題,令自傳有特色、有內容且更明確。

§試著去理解這些特質或事件背後的意義,做出對於理想科系相對應的統整。


        以上節錄自我自傳的幾個小節,我強調的是自我實踐、自我挑戰、規劃自學、以及堅定志向這幾個主題(特質),分別從國小、國中與高中的幾個階段找尋相對應的事件去詮釋,例如暑假會自己規劃時間完成創作,自我學習繪圖軟體,掌握設計趨勢脈動。或是高中時期參與特色課程,致力於實作課程等,就是依照自己的特質找尋目標科系的需求,對應生命中個階段的成果。如此就能有條理的寫出一份有特色自我風格的自傳。


        設計類科的書面資料裡,成果作品對於評分相當關鍵,我認為這次我的備審資料高分的原因並不是自傳十分突出,而是作品相當有實力,上圖是擷取自自傳最末頁,用兩個高中時期的代表作品突顯我對建築的熱誠,在其他階段我也盡量提及不同時期的作品,讓優秀的作品最直接明瞭的塑造個人特色。當然,成果作品並不只是設計類科的專利,每個學科的小科展、小論文都能夠傳達自我專業能力與思考模式,在自傳中不妨加入一些自己的成果,形塑自己的特質。

§加入成果作品,讓優秀的作品直接塑造個人特色。


       藉由自傳,我們已經詳細闡述自己的人格特質、專業能力,接著如同面試一樣,教授會問:「為什麼會選擇這個系?」,不論是口頭回答,或是書面資料,其實這是要回答兩件事情,一是你「你能不能簡述你適合這個系的特質」,所以我的第一段就從剛才的自傳中擷取重點,加上敘述自己對於建築的熱情,再用第二段高中的實際參與,放上自己想深度探索的事物或研究方向,接續著回答另一件事——「這個系哪裡吸引你,跟別校的系有什麼不同」,所以我查詢校系的簡介、師資、課程、設備、出國機會、活動營隊、獲獎,節錄自己最在意(或是校系特別強掉的)的幾項,就成了各校系之間最大的差異與特色。
       其中,我覺得一般會被忽略,但很重要的是「課程」,也許表面上差異不大,但仔細一瞧卻富含教授們對於該專業能力的看法,甚至很可能是隱藏版的特色,所以請同學們一定要注意,而且也攸關自己以後的學習,必須謹慎細看。
       最後一段則再次補充自己的堅定與熱誠(要是選一些不相干的科系就別提堅定了),專業能力日能後培養,重要的是能不能告訴教授自己會認真努力的學好,用心投入這神聖深奧的科學領域之中。

§申請動機是回答兩個問題: 1.簡述符合這個系的特質? 2.這個系哪裡吸引你?

        在掃描並實裝好你輝煌的有利審查資料前,還必須先面對學習計畫這個課題,這個課題比起訴說自己的特質簡單許多,就像是一群人談論別人的八卦或天馬行空的胡言亂語一樣容易,畢竟這是計劃嘛~總有考量到了「趕不上變化的可能性」。如同上圖的表格,其實大家的內容應該大同小異,簡單做的話,分成近程、中程、遠程,只要考量自己的科系去調整,寫出不一樣的內容,例如中程裡的「爭取企業實習機會」並不是每一所學校都會有,但也可以改成「參加營隊或社團」,而「適度選修跨領域課程」其實是培養全方位能力的重要過程,只是建築系可以選修景觀、土木、法律、管理,電機可能可以選資訊工程,如果很超越性的選修也沒問題,但在敘述上就必須說明清楚。
        遠程部分,不外乎是「出國深造」、「就讀研究所」、「自行創業」、「進入職場」,其中「進入職場」可以用比較實際的例子來陳述,可以舉例一些大企業,生產哪些跟科系相關的產品,想爭取哪些職位,會讓這一個項目豐富許多。

3—1.排版與格式


        16頁的自傳加申請動機與讀書計畫裡,我特別挑出這一頁來概括排版與格式上的重點。首先是大標題,用來標示這本自傳裡重要的主題,例如我在這篇自傳裡幾個大標題就是「自傳(學生自述)」、「選擇建築系之原因」、「學習的起步——家庭教育」、「學習的歷程——課業與興趣兼顧」、「建築——一生的志願」,一眼就能從標題看出強調的重點,同時採取「——」破折號的形式,清楚說明標題的用意,也加深印象。色調上配合主題採用SketchUP紅,字體大小25,鮮明而具有意義。

        大標題之下,是各個小標題,字體大小約20,用以分段敘述個章節的小重點。有別於過去對於自傳長篇大論的印象,為了加快教授閱讀效率,強調自身重點,現階段大學申請入學自傳多採用重點短文累積的形式,這些小標題正扮演著分隔的角色。

       一般文字是15點大小,間距1.2方便教授閱讀,採用清晰漂亮的黑體,雖然在「畫重點」這件事上不同老師或學生有不同見解,但我聽到的是以「要畫」居多,讓文字本身改為藍色或綠色最為辨識,不宜使用批改用的紅色或是加上背景色反白。

        版面裝飾上,我僅在每頁的右上角放上個人設計的圖騰,也是JFI Studio綠建築系列的標誌,配合版面清新的色調,個人認為儘管是申請設計類科,版面依舊以清新簡單為佳,作品圖片以區塊排列呈現,作為整面背景則須慎用。


        圖片配置上首先注意必須配合文字,排列方式置於文字下方或右側,可以搭配小段文字解說,大小約11點,顏色配合圖片的顏色調整到清晰清楚。


         表格的應用也是一種清晰表現重點的方法,也能使相同的排版文字中給予讀者不同的激盪,間接顯示自己組織資料的能力,上圖是我在自傳一開始的自我介紹表,讓教授能快速瞭解我的特質、經歷與能力。



        這張表格則是學期總成績折線圖,快速呈現學習成就的趨勢,許多同學都知道這個方法,但礙於成績不理想可能並未採用,折衷的方法是用該科系在意的重點科目去做折線圖,說明自己的進步,或維持相當水準。


        學習計劃進程圖,同樣放在所有文字敘述之前,讓教授清楚了解自己想表達什麼。

3—2.關於作品集


        設計類科或藝文科系必須繳交成果作品,一方面考驗排版設計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能否獲得正取資格的關鍵,製作方式、格式與自傳內文差不多,在這裡就分享一些小細節可供參考。
        封面是我們看書的第一印象,也是評審接觸到作品時第一個看到的畫面,雖然大學申請的上傳過程會自動添加充其量當作分隔頁的封面,但作品集其實是獨立於自傳外的個體,有時還須印製輸出寄給大專院校,所以製作一個可以代表自己的封面相當重要。
       非設計藝文科系的同學也會製作封面,而且是用花花綠綠的校門口合照、個人獨照、生活照組合而成,有教授曾經分享這種頗具奉承意味的封面。
         個人認為封面最好能夠展現出「給哪個科系」,或「自己的作品特質」,像是上圖中我的封面就是用全白為底,中間放上自己某個外型特殊的作品線稿,左上角用SketchUp紅設計幾何線條,右下角則放上某個作品的天幕俯視圖平衡畫面,採用自己的名字搭配柔柔的藍色化身標題,左下角則乘著標題寫下打招呼的文字和名字。在封面就展示作品以及熱切的態度,雖然並不搶眼,但一貫的簡潔俐落也是一種獨特的風格。


        作品集是一個獨立個體,僅短短18頁,仍舊必須保持嚴謹慎重的態度,因此封面之後也少不了提示作品集所有重點的目錄(做目錄的前提是要內文有標頁碼),在這裡也順帶揭示了作品集的主要風格——標題多改由粉藍色字呈現,自製綠建築標誌則成了標題的前綴裝飾。


        內文格式如同上圖,作品集的圖片與文字比例大約是7:3,簡短敘述作品理念,讓評審教授們透過圖片自由評斷,左下角則是根據封面的裝飾,出現在每個新章節的相同位置,配合圖片位置,也避免太多圖片小標妨礙視野,另外挪出小灰筐說明每張作品的主題,也可以用小簡圖呈現(要花心力另外做),由於所有作品都在JFI Studio發表,也附上QRcode與讀者互動,可以更詳盡了解作品。


       製作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元件以及各個版本,建議把每所學校的資料各自分開,元件與版本分開放置,最後上傳時多次確認,才不會發生送錯備審資料的窘境。

最後,附上一個製作QRcode和壓縮pdf的網頁,遇到圖片太多的問題都可以壓縮再上傳,非常好用,祝大家都能如願考上自己理想的校系!

大學申請經驗談(下)——面試與術科考試:連結

QRcode產生器:連結

線上PDF壓縮:連結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2015.2.23 溫暖的降臨之日 末章開始的寒假 清幽新年回顧

2015.2.23

        為何取這樣的標題?「溫暖的降臨之日/末章開始的寒假/清幽新年回顧」只能說是今年二月二十三日這一天實在太過特別,既是一年唯一屬於我的日子——降臨之日,同時新年連假也即將在這一天劃下休止符,伴隨而來的是這最後可以放鬆心情的寒假結束,高中三年末章的序幕即將拉開。

        先說起這個寒假吧,以時間來看,其實從期末考結束那天,緊接著四天三夜的高中畢旅,上完了一天有點不知所云的課,接著老師快速放人的結業,除了有天返校老師還是效率快速的解決成績單,這整個末章開始前的悠閒寒假,囊括了一月底一直到二月底,再來三天課,又是第一次施行「逢假日補假」的二二八,若說這愉快清閒的氛圍,可能一直持續到三月初。高中末章前的寧靜,這個寒假雖然大多待在家中,日行一貫地開啟電腦、早餐、複習數學、打掃家裡、複習物理和化學,中間穿插打Dota的時間,想挾著在建中考班排第三名的氣勢,橫貫高中的最後時刻,然而我不確定我能超越多少,但只少能武裝自己,以更完整的準備迎接未來。至於這個寒假的關鍵字真的不在是哪一部動畫,唯一有看的艦娘也只有一次二十分鐘的時光,真正的關鍵字還是Dota,從一次次的合作中,漸漸有找回以往兄弟兩人假期那種純純的感動,不過儘管如此,我始終被大考的陰影籠罩,也許真要等到一年後,那樣的感覺,加上一點創作的調味,傳說之夏的熱情才在the gap of year重新來臨。(寒假另一項活動是看電影,看了一些之前學期中想看卻看不了的強片,像是lucy和名嘴出任務,都是在這寒假看的。2015.2.23 4:18p.m.補)

        二月二十三日,從二月十六日一直到今天,年節與度假的氛圍就在時間的前進中隨之揚起,而那次意外般的台中之旅,也成為多年來一次的特別經歷,那天我在家附近的大公園和媽咪說起和小妹家的奇幻緣分,一切是如此縝密而綺麗,所以我們未來的旅程也將更加精彩值得期盼,而且最近的一次就在二二八連假展開。除夕夜,應該可以說家庭傷疤在此被揭開的日子,爭吵絕對少不了,小兒的無視和白眼也絕對少不了,我們要的也只是阿嬤開心就好,所以我總是黏著她老人家,因為兒女輩都無法以表現證明阿嬤辛苦的傳承和心血,那就讓我最親在阿嬤身邊,用我的身命歌頌阿嬤的偉大與奮鬥。

       至於這年假最特別也最熱血的事,非當屬和小妹一早殺進兒童新樂園,先排媽咪一直罵人和流手汗不承認懼高的河景摩天輪,逼著自己也陪著媽咪坐上人生不斷從我眼前閃過的雲霄飛車,腳不小心就會踢到反光板的迴圈和完全閉著眼睛的小怒神,讓我不斷原地轉圈的碰碰車,最後坐上讓人真心舒暢的平面天旋地轉,在吃完得來速之後,趕上1717直上陽明山,就單純待在陽金公路的天籟溫泉旅館,享受最清閒的過年假期。一天就是被山間遼闊的晨曦喚醒,吃一頓我從畢旅時期待已久充滿蛋類料理的豐盛早餐,想去泡溫泉就換上浴衣,微微涼風中泡著硫磺味濃厚的溫泉,血液循環瞬間通暢無比,環顧四周依然是壯闊的蒼穹和連綿橫貫的大山環伺,瞬間也感到心境也開闊了許多,晚上則可以挾著過年運氣,就硬是抽中特別號的大獎,或是到景觀廳和工作人員玩遊戲同樂,還有一直唱小蘋果加財神爺以及第二天晚上不知怎麼唱的bad apple 和小朋友都愛的let it go作結束,在天籟回程前的早上,媽咪就說都是依恩為我們大了,才能在一個地方待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享受最毫無顧忌,大放寬心得假期。而別具意義的是,第二天的晚上,為了等Dota年獸場,和媽咪從她小時候如何過年,到家裡重大的事,以及家裡是如何從很窮到現在的流變,突然覺得在這萬籟具寂又微風輕撫,甚至帶點硫磺味的夜晚中,年節傳承的意義,又更深了。(回程同樣很熱血,抱行李箱加上暈車,下車一直聽力減少,用打呵欠恢復,還有新年特別鬥牛士牛肉麵特餐)

       今天呢,則是意義最深遠的日子,我的降臨紀念日,以往覺得孤單,自己一個人過,今年,或是從今年起,決定這一天應該是象徵著傳承與命運運轉的日子,一個人也不是孤單,是領著許多相連的緣分,與大家一同旅行。這樣奇特的開始,必須歸功給陪我一起慶生的基隆家人們,那樣的感覺才有除夕團圓的氣氛,大家也都說好久沒有這樣一起唱生日歌,一起蛋糕,一起這樣凝聚幸福氛圍,但我們現在都聚在這裡,而且很幸福,未來一定會一樣,更加溫暖、精彩、薪火永傳。

2015.2.23 12:45p.m.在土城家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2015.2.15~16 與妍沂的台中之旅

2015.2.17

2015.2.15

因寒假短暫,故特作此文,簡約記之,以茲為念。


       出發的當天早晨,多像是天堂的美景,然而這趟旅行卻像是一場意外。當我還在和老哥玩著Dota下路那位戰友肯定以為小鹿死機擺爛,其實我接起一通舅媽的電話,問我要不要和他們一起去台中旅行,在家裡宅到發霉的我當然欣然答應,只是往後幾天,我竟然決定飯店還要決定景點和餐廳,真實讓我措手不及又受寵若驚,彷彿一趟旅程的成敗全都掌握在我手中,還好在舅媽的協助下一切順利,只是這天約好集合時間是6點到7點,我是覺得還可以,可是媽咪覺得這範圍誤差也太大了,結果我當天5點半就醒來做最後準備,直到6點40多才收到確切集合訊息,感覺我真的太熱血了。


        才剛上車舅媽就招待我新鮮牛奶,布丁和當杯子對我來說真是容易,一下就喝了兩杯,只是一看到關西服務區的指摽,我就第一個邀大家下來上個洗手間,我也在此刷了30鎂,開始過年前的買買買計畫。這次由於媽咪沒來,我的體積剛好可以塞在後座,也聽說小妹要我坐在旁邊,就這樣我被安排傳說中嬰兒椅的所在,後座中間,這真是左右落枕的最佳位置,但5點多起床的昏沈還是讓我睡去,直到一個交流道的大轉彎我才醒來,小妹也說是那種要甩出去的感覺好好玩,這段交流道的路也成為她最喜歡的一段。

       不過重點還是那盒牛奶,小妹表示太難消,也感慨布丁杯子丟掉那下次要做的時候就要再吃四杯布丁,卻被舅媽一語道破說分給大家不就好了。這片老樹根停車場後就是菜圃,我一直覺得這樣喝牛奶非常有野餐的感覺,最後離開前我還吃了一根香蕉,老哥說吃這些助消化的東西好嗎,我想起我特別帶的胃腸藥,我覺得絕對沒問題的。(那天真的很熱,我在小妹的勸說下直接把衣服拿出來堆在後車廂了,拿掉了換洗衣物的背包真的小了很多。)


       藏在鄉村和工業廠房間的老樹根,一開始走到附近真會讓人懷疑是不是走對地方,還好這醒目的大門遠遠看到就知道我們到了,只是這小小的廠房,真的有那麼好玩嗎,我抱著些許懷疑的心情,走進這全台首家以木工為主題的觀光工廠。




        小妹最愛的「校車」,當然喜歡是建立在有人拉的前提下,聽小妹說限乘100公斤,馬上我就自表坦承,也許我真的隱藏得不錯,只是我看這越野跑道似的路面,跟台北簡直有得比,小妹做了幾次表示屁股真的很痛。


傳說中只有左邊才能進洞的彈珠台,左邊連四次全中,右邊從沒進過,等你來挑戰右邊。


         一旁小木屋似的賣店也有玩具可以試玩,小妹又拿起了叉球繼續上次在板橋435園區的挑戰,老哥也終於挑戰成功背面第二階了,沒運動神經的我則是碰都沒有碰。


          所有展示品中最吸引我們的竟然是這個木製手機座兼音量擴大器,是利用回聲原理,舅媽一直覺得很有興趣,說外面有鐵製或塑膠製的,但原木作的很少,而且還能當手機座什麼的.......,舅舅則表示看舅媽都好,完全是包容與愛的氛圍,我則發揮我勸敗和推坑的精神,直接了斷表示不用找什麼理由,買買買買買就對了,可惜舅媽後來還是沒有入手。我就刻意趴下名片,或許可以回來再嘗試網購。


        兩隻斑駁還生螺的塑膠鴨,巧妙地放在這裡,我一看到還以為是真的,所以特別拍照留念,是不是很有鄉村的可愛氣息呢。



        除了木造建築和玩具,老樹根園區另一個園區重點是位於後方的小型三合院,又稱作紅龜粿的故鄉,裡面也有各式各樣的童玩和傳統小吃舖,所以也設了個「禁止校車進入」的立牌,上圖是我和老哥都有玩的吊瓶子,我說我可是當年和椰曦淡水遊唯一立起來的,可是其實這兒的吊瓶子非常容易,甚至可以卡住瓶口直接「上鉤」,不過重點是大家玩得開心,覺得有趣。


        園區號稱1500坪但是其實可以直接一望到底,但園區豐富的大型玩具真是小孩的樂園,有些玩具真是連經驗豐富的舅舅舅媽或年輕一代的我們都感到新奇,而半邊的園區則是紋白蝶漫天飛舞的菜圃,適合像我這種老人家漫遊。才幾個小時不到,走著玩著就會累了,好在舅媽給我們一個超悠閒的上午tea time讓小妹去做木工時我們都能靜靜享受這都市農村的悠閒美景,拍這張後,舅媽不久也去找小妹了,只能說帶孩子真是很辛苦,必須長時間陪伴和無微不至的照顧,真是辛苦天下父母了。(老哥是冬瓜鮮奶(大杯子),我是冰拿鐵,這時我算準轉個輪迴應該差不多能去看小妹的成品拍照,就坐著慢慢玩了。)


        這畫面像不像校長頒獎給同學呀,舅媽就說小妹是不是領獎太多了,拿著長方形彈珠台的模樣就像拿著獎狀,這麼一說真的相似度滿分呀,就頒個老樹根今日參觀第二早到獎(我們真的很早,聽說再晚一點停車場也會滿)好了,小妹真的很會挑,找了個過年也能開心玩的小木工,看她在製作時那專注又突然笑出來的表情,沈浸在這樣動手自製的歡樂中,讓一旁看著的人也能深刻感受,只是還是得吐槽那些釘子和轉螺絲的步驟(小撇步是先轉七八分滿,要修改才比較方便),都是就就幫蠻完成的,小妹不行的地方真的是力氣不夠呀。(這彈珠台其實不只是彈珠台,後面貼的軟木板,大家原來都不知道是什麼或以為是裝飾,想不到工作人員說是留言板,真的很特別,順帶一提的是小妹彈珠台底下那五條分道橫木原來是反的,最後才修正,還好沒用白膠黏死。)(去滴水坊的路上,大家都感嘆台中的路真的很大很寬,12還14縣道都快數不清了,和台北的差異真的很大。)



        午餐原來尚未預定,由於老樹根附近多是工廠為主,所以在車上舅媽定了台中佛光山滴水堂,小妹和我們聽到都有點昏倒,不過說不定肚子餓什麼都好吃。一路上車窗外的景色逐漸從荒地與廠房轉為公寓和商家,當路旁出現快速道路的高架,擠進滿滿的車流,就知道離市區不遠了,往滴水坊的路上其實還有見到許多宗教團體的機構,就與周遭的建築毗鄰共生,可以說是當地特色,其中慈濟的「精舍」最引人矚目,重點是那拱起的大門像極了山上大舅的家,舅媽因此拍照留念。

        坐在後座的我常常聽到舅媽和舅舅常聊起以前的事,有時候說我記得.......,又說我忘了.....,感覺充滿許多回憶和溫馨。不過換作是我看到這座「佛教」機構,硰應該也會懷疑我有沒有來過或是走錯地方,小妹拿起她小手機起來拍,舅媽則問說這是什麼風格的建築物,應該是西班牙或荷蘭式的洋房,只是不確定是不是古蹟,只不過這西方風味十足的建物,實在讓人無法聯想赤瓦高簷的中式寺廟,讓人大開眼界。





       內部用餐環境同樣非常西式,典雅清淡,只是一進來滿滿的佛像飾品,就知道這絕不是古蹟展館,而是私營機構,然而裝潢如此,格局卻非常奇妙,呈現L型圍繞著廚房,只有靠窗和走廊的位置寬敞明亮,靠內部區則擁擠陰暗,與其他滴水坊較相似。點餐時沒有肉的餛飩湯,後來發現只有一堆花生粒的麻辣乾麵,都讓老哥直呼太貴,問我焗烤或吉祥乾麵或麻辣乾麵哪個好,我回答焗烤帶火,吉祥有羊,所以麻辣好,其實是怕焗烤要等太久,吉祥感覺普通,所以選麻辣。舅媽一直怕我們吃不夠,小舅則說重點是在晚上那餐,而我對於這午餐的感想則是稍微清淡了點,另外cp值也不太夠,最好吃的是猴頭菇。飯我們則見證台中滴水坊另外一絕,就是設計優秀的廁所,外觀看是分兩道進男女廁,其實發現進到同個空間,湳女廁門還用西部片酒吧片扇狀的短雙開門,真不知道後面有人也要進去時該怎麼走比較好,而看這老舊的鑲大理石水泥磚,邊緣斑駁的油漆,與其他富麗堂皇的裝潢相比真是太不用心。離開前舅媽和小舅研究起大廳的花景,意外發現那些假花多年不變,只是加上了些鞭炮春聯飾品應景春節。(上車前我教舅媽調整手機曝光和HDR功能,要逆光拍這那中外西的歧異建築也能得心應手。)













        下午的行程可以說是台中新重畫區散步之旅,集中在秋紅谷和台中國家歌劇院一帶,晴朗的陽光配上建築鋒利唯美的線條,以及城市林蔭的清爽自在,是多麼豪奢的饗宴,只是可能天氣太好了,剛睡醒的小妹馬上就因為要不要穿外套的問題和舅媽有點吵了起來,害我一度緊張,而來到秋紅谷附近看這周遭的豪宅大樓,也不禁想問傳說中的台中歌劇院在哪裡,在打開google map確認方向後,我們才沿著秋紅谷邊的步道開始深入探索,但由於秋紅谷還有三分之一在整建,又有咖啡廳擋路,我們只能往遊客中心3Ahose前進,在仿三葉蟲外型3Ahose中我們也才知道這秋紅谷特殊的來歷,一場意外的巧合,反而造就了城市中的山陵與湖面,給予市民們一塊美麗的城市綠洲。(到3Ahose前的一段斜坡入口寫著大大的廁所指標,另外咁有一個別具特色的牌子,寫說要走幾圈步道可以消耗多少熱量,舅媽看了好開心,說可以等一下去走然後就可以喝珍珠奶茶,只是那其實是走11圈然後喝350cc的珍奶。)在秋紅谷的行程也可以說是一段找廁所之旅,因為從3Ahose到景觀廁所幾乎就是橫貫秋紅谷一趟,在了解秋紅谷的始末後,我們就沿著指著廁所的大大指標一路往谷底前進,小舅媽發現原來步道旁兩邊種的竟然是櫻花,可惜只有一株有幾朵含苞待放,好在找廁所之旅不久就畫下句點,原來咖啡廳的下方就有一處廁所,只是入口狹窄,等的人都要站好位子才不會相互干擾,唯一的特色是這廁所的洗手台以大理石製成,圓形一體成形內嵌金屬圓柱為水龍頭,近年來台灣公共設施結合裝置藝術,特別是這樣低調時尚的風格,特別令人喜愛。往景觀廁所的路上,必須穿越秋紅湖湖面,紅色的橋身倒映翠綠湖面上的彩帶,過年前看來別有吉祥的意味,我也在此看到真正的鴨子,一旁的孩兒們也洋溢著幸福的表情,繼續往底端前進,未鋪滿的木屑步道實在難走,我走在平坦的路肩上,還有小溪潺潺相伴,在那裡我們也遇見了一種紫色葉子金色花的植物,小舅和舅媽line給親友詢問品種,結果竟然被回說:哈哈,我也不知道。最後走到景觀廁所,地窖式的外觀確實別具特色,簡約線條浮貼著山壁給優美的視覺體驗,只是內部除天光與天然石材的交融,我實在不覺得哪裡有景觀,倒是走出廁所望向秋紅谷那樣的寬闊,特別是這樣的大都會之中,特別令人感動,也許,這廁所本身就是※影關吧。







        原來遍尋不著的台中歌劇院,還是在一個轉角被我發現,我說這是一場朝聖之旅,除了是對大師作品的嚮往,其實也帶有嘲諷之意,因為我一直說著從2013個座位增加到2014個座位而整修一年的新聞,所以我們來到石只能欣賞歌劇院象徵酒甕與聲洞的特殊外觀,老哥則說整體外觀就像是渲染出來的,柔和而搶眼,只是實際來的結果反而有點落差,造型平面的部分仍是太多,似乎沒有我原想的能表現聲音與空間的游動,但走在重劃區之中,有這樣一座美麗的建築物相伴,綠地在水泥與玻璃間欣欣向榮,往來的人群無不帶著喜悅,這次來台中,實在讓人感覺像來到不同國度,一個全新、有活力的成熟都會。(在這裡其實還有發生幾件趣事,一是小妹看到淺水池就想去碰碰水,只不過這水實在太髒被舅媽叫用礦泉水洗手,這其實也反映出水池保養的困難,因為我們在附近小七買飲料後有經過一家酒吧,前面的水池是綠褐色的還能看到電線,歌劇院前則是滿佈灰黑漂浮物,而這水池後還有一片草地,因此被我戲稱為護城河,後來才發現有條未完成的步道可以通到,只是因為未完成,像斷橋似的懸在那裏,看來實在好笑。在平面圖前,一個個不規則圓組合成歌劇院的外觀,我說像骨質疏鬆的空隙,就是吐槽這大師作品的奇怪,而令我也點遺憾的是有人請我幫拍照,可是實在很難景人俱全,只好幫他們拍橫直兩張,我向老哥說此事,他說是鏡頭紅圈圈比較厲害,我只能說我真的盡力了。)




        特別加映的小熊,和小妹最配的果然還是菜市場(臺)熊,不過我想表達的是這小熊雖然很有創意也很可愛,但還是高雄的小穹還有萬金的小瑪好呀>.<。










         離開漂亮美麗的重劃區,距離晚餐時間剩大約一個小時,小舅說為了有比較好的房間,所以決定先去Check in,話說起這次的訂房真的頗困難,後來晚上在房間舅媽問我說以為我會去挑大飯店,我則說應為小妹找的旅店所以我就被設定一個價格範圍了,只是在出發前兩三天定真的不簡單,而且小商旅我實在是間間沒把握,有的說沒有窗戶、會有陸客、隔音很差、早餐難吃、有煙味等等,我想說那只好選負評比較少的,減少中獎機率,最後就選了這間看來還不錯的塔木德連鎖旅店,只是在樓下小妹說看起來好怪,是有幾樓,我回說應該是整棟吧,後來才得知原來只有10和12樓。可以取磁卡上樓,而很幸運的我們的房間都不算差,而且離出入口很近,除了我和老哥的兩人房在邊間格局稍微特別像是KTV而且窗戶也開得有些詭異還有我最後才找到間接照明的釘天花板,其實整體感覺不錯,我們順便去參觀還在打掃的四人房,每間格局都差不多,只是主牆壁紙有些差異,看來清爽舒適,採光也行,只是晚上小舅媽看到那斑駁的小陽台就類另把那扇玻璃門鎖起並拉上窗簾,話說我看到了也覺得十分詭異,好在我查了的結果沒有亡靈在此產生,但我晚上洗澡還是先洗了身子然後開門洗頭,而地面也很濕,還好老哥先讓我洗,順帶一提的是自從我知道wifi會被攔截資料後我就不用公共場所的wifi了,只可惜這裡手機網路收不太到(其實舅媽那間房還不錯),沒辦法如期打Dota。其實我們Check in時也有一個小插曲,那就是舅媽質疑先付錢的問題,在櫃台的保證和小舅的解說下才順利化解,舅媽也在樓下等我們先上去看房間,下樓看到舅媽坐在駕駛座上看來超霸氣的。






        Check in後我們直接趕往晚餐地點,沿著中港路,也就是現在的台灣大道直通台中核心繁華區,周遭街景從飯店旁的夜市(原來還打算當宵夜),幾輛摩托車與隻身通行的路人,換成了魚貫而行的車流與往來壅塞的人群,只不過傳說中的BRT到是沒看到幾輛,起初也只由對向車道能瞧見BRT雙節車廂的特殊造型,而一旁流線型的票兩等車亭卻活像個大型裝置藝術,沒什麼人等候。到了整座台中城放射中心——台中火車站,卻覺得一路走走停停耗費多時(我記得塔木德也是屬於火車站附近的說),這時舅媽更說了一句有爆點的話:「是不是覺得路上的台中人長得和台北不太一樣?」我覺得是的,皮膚稍微黝黑,五官也較為深,我想會不會是血統,小舅則表示可能是太陽紫外線較強的緣故吧。

        來到晚餐地點附近,接近綠園道,那人潮更是不言而喻了,繞了幾圈,連殘障車位的大招都想使了,還是找不到,最後終於在「勤美術館」附近找到嘟嘟房,才開始步行前進,也剛好有機會走在台中市綠園道上,尤其是勤美術館區域就是一個大型互動裝置藝術園區,走在之上感覺文藝氣息都來了。我覺得這趟旅行最令人驚豔的也是這樣獨特的休閒型態,不需要特別的參觀地點或是百貨公司以及遊樂園,在城市裡找一塊綠地,看看街頭藝人表演,在草坪或藝術石椅上談天野餐,又或者攜著寵物找志同道合的好友,像上圖那隻就是被舅媽以為是白鼻心(白鼻心只有鼻子是白的)的白貂,周遭包含我們圍著愛動物的人士也有像我們這樣看新奇的旅客,彼此交流詢問,這人情的互動甚是美妙,也是一個真正有人情的城市才能看見的美麗情景。(有一個還有再抽水煙,鼻子噴氣,還是不靠近的好)












方才文章中一直出現的「晚餐地點」到底是哪裡呢?當然是台中限定的加州義式餐廳──南瓜屋(pumpkin house)。穿越綠園道,才知道南瓜屋就近在呎尺,抵達時距離開館還有將近十五分鐘,能飽覽南瓜屋特色的磚造外觀(其實後方部分是鐵皮屋),亮橘紅色的外觀讓人沒有磚瓦的厚重感,搭配各式細膩的裝飾品顯得活潑可愛,在等待時間中完全不會想拿起手機起來滑,而是對著樑柱上的一個小飾品或金屬雕的招牌合照猛拍,只是我必須說的是有些仿舊的南瓜或人形的玩偶實雖然笑著但還是有點可怕。(隔壁間的餐廳是走現代時尚風,門口也有和邱鴻股依樣造型但彩繪顏色不一樣的小熊,應該也是'當地的特色店。)時間一到,小妹就大喊怎麼還沒開門,晚了三分鐘(5:03)後才有一位有點帥的大叔打開綠色鑲玻璃門,溫暖的光束反射各式飾品皎潔光輝,頓時閃耀在每位遊客雙眼,而似乎沒預訂的客人被安排在樓下,而有訂位的我們則被安排在二樓,那仿古的吊燈還有無數驚奇的裝飾品,實在讓人想一直猛拍,所以在靠窗的座位坐定後我們就分頭去拍照,其中最令人感到溫馨的還是位於天花板附近的數隻大絨毛熊,還被打掃的一塵不染,對著所有用餐客人微笑,還有書架上的小飾品巫婆帽等等可以拿下來拍照,不論是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但小妹可就有點笑不出來了,因為南瓜屋在台中有兩家店,一家是小巫婆莉莉的廚房、一間是南瓜傑克的家,我們來的是前者,而小妹選的理由是這裡有手足球,想和我們重溫在435園區的時光,但來到這裡玩了一天我實在有些累了,只想吃頓豐盛的晚餐,也還好這精緻的手足球桌沒有球,我才鬆了一口氣,小妹也像其他看到球桌卻不能玩的小小孩一樣露出沮喪的表情,但才一轉眼的功夫,小妹就發現了可口可樂的開瓶器和一堆的瓶蓋,就和舅舅玩了起來,我則是早早上樓,特別去拍有自動門和海尼根牆以及滿滿磚造與南瓜裝飾的廁所,那獨特的感覺,讓我這個平時不拍廁所的都想記錄一下,另外喜歡迪士尼的遊客在二樓也有展示區,可以在櫥窗裡欣賞精緻的玩偶(比南瓜可愛多了),而我也早早做回座位,這靠窗的位置,真正適合不喜歡濃厚鄉村風的我,還能一睹綠園道來往的人群,見證大台中人的生活樂趣。











加州風義式料理並不是沒有嘗過,只是之前所吃的餐廳都沒有像南瓜屋搭配得如此得當,有濃厚風味的主餐、也有青翠舒爽的蔬果棒,味道濃郁卻不感到膩。適中的出餐速度也很能讓遊人在美食饗宴與溫馨裝潢中,度過歡樂時光之餘,漸漸迎入大台中豐富繁華的夜色之中。在性價比,或是說划不划算,其實300多元的套餐是非常飽的,而且主餐飯量都給得十分大方,紅酒牛肉和白酒蛤蠣雞那樣的料理都能再續白飯,原來小小的份量小妹說一碗剛好很適合她,這餐除了蔬菜棒分給我和舅媽與老哥,小妹幾乎自己吃完(果凍也犧牲了,沒人幫小妹)。在餐盤方面,南瓜屋就如同對待裝潢般巧費心思,蔬果棒碗的顏色就有三種,還搭配藍莓與花生醬,顏色豐富美麗,接著所有餐點都有搭配木盤或白瓷盤,舅媽就說如果買這幕盤回去依定會被舅舅念,舅舅則回說只要常用就沒問題了,可是又有誰有這樣的恆心呢?今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直被舅媽以笑和拍肩吐槽手機不離身的老哥終於覺醒了!因為舅媽問起big data和雲端是什麼,正當我很努力要解釋的時候,老哥決行劈哩啪啦就是一堆超讚的譬喻,害我都自嘲你這樣會讓我很像贊幹話......,還好老歌也一直被誇很有才的同時,被錶婊外文要練好。不過也因為有了這突如其來對話,老哥終於能覺醒,與這豐盛的晚餐,也為今晚拉開序幕。











  台中越夜越美,跳脫天龍人那「槍、搶、強、嗆」的無知戲弄。坐在南瓜屋窗邊,午後的人潮不需要特別的景點或活動,彼此看著彼此,以眼神溝通、以肢體相依、以言語傳承,既不浪費一絲一毫的資源和刻意,渾然天成的陽光下、綠蔭中,交流著人與人之間靈魂和活力的脈動,那樣真實不做作的表情、不疾不徐卻輕巧的步伐,是我在台北城從未見過的風景,黃昏後,人群回到家中享用豐盛溫馨的晚餐,滿扇窗背後的燈光,我彷彿能看見飽滿溫暖的微笑;入夜,一群人又緩緩聚集上街,是牽著手、牽著希望的年輕情侶,是牽著回憶的老鴛鴦,又或者只是牽著一份守護,讓這孩童的幼苗,像一旁的樹木漸漸成長茁壯。綠園道上,收拾的小販遞上最後的棉花糖,我不知為何被小舅推辭,但我能看見那一點點的心意在傳遞,那一隻毛蓬鬆的鬃獅犬,乖巧賴在主人攤車上,是最可愛的活招牌,年輕的商人販賣的不只是寵物用具,免費贈送的經驗和回憶更加耀眼動人。綠園道底端,咖啡廳落地窗放映著長髮女孩彈奏樂曲,白色的牆面沾上一點燈黃,輕溢著滿滿咖啡香,令多少旅人駐足欣賞。再往前,夜晚的勤美術館點起了燈,舅媽證實了LED的燈火配上藝術是多麼令人沉醉,其中孩童跳躍活起了盞盞希望,老哥找尋的廁所塗鴉了年輕時的夢想,這座城市,我望向一座座繁華的大廈,我第一次知道當鋼筋水泥配上文化喜樂,竟可以如此天堂。勤美術館末端,舅媽等起了突然有了存在感的老哥,就在那曲線建築前,我們又坐上了車,向更深的夜、更美的夢前進。



















  入夜,微雨,越過河道旁,路過那殘存紅磚牆後拔地而出的華麗建物,如果你問起它的名子,我會承認我以為是「公園眼科」,不過直到我走到那上海80年代時的大門,才知道叫做「宮元眼科」,至於由來,小妹也不是和我說得很清楚,因為這場雨已經有些打消了我們的遊興,誰會知道這老牆曾經是一間診所的所在,而一位有創意的商人把這裡改成糕餅鋪,還有超過50種冰淇淋口味,巧克力依據濃度還有18種款式,引來一群好奇心強的遊客,繞著屋五顏六色刺眼而香甜的冰櫃,成為最好的金字招牌,然後一場雨,令疲憊的我們更加退卻。「反正我就是這兩天要吃到就對了。」一個帶點小怒氣的口氣,車子在河道旁繞圈;「那我查一下可不可以宅配,寄一桶回去給你。」雨在飄,「吼!那感覺不一樣麻!」還在繞圈,雨點滑過車窗,「為甚麼繞圈?」我問,「找車位唉!」沉穩的口氣,車子又上了橋,河道上的漣漪激地更加激烈,「我有點小退卻唉。」我試圖擺出笑容地說,「我也是......」一位媽媽的聲音,「反正我就是這兩天要吃到就對了。」雨不管,稀哩呼嚕的倒影流過小妹臉龐。一個轉,不一樣的街景,倒車聲。「找到位子,下車吧。」一位父親的聲音,靜默似的,雨卻聽話地小了,那清瘦而結實的身影引導我們,首先我們遇到一家燈火通明的餅店,甚至用「市長保證,總統推薦」掛招牌,試吃少不了,一位老阿婆還遞上了不知名的茶,我在不知該喝不喝的情況下喝了,還好沒事,而那太陽餅不很甜,卻有種澱粉的黏膩,實在不好吃,一路在找伴手禮的小舅媽也沒有動心,我把紙杯輾入膝蓋前的防水口袋,繼續往眼科前進,一路上還經過了許多半關了的商店街,黯淡的霓虹與筆直的街,甚至層疊的商品和倒影,都妖媚地像是夢境,原來是小舅口中類似台北光華商場的地方。再一個轉角,看見河堤,街燈中,我確定無雨,一個不知道有沒有章法的十字路口前,那熟悉的老牆出現在我們面前,快門聲此起彼落,小妹也拿出她的手機搶拍,只是如同我說的機械極限,甚至發現沒有補光燈,小妺只能拍下模糊的影像。過街,簡約西式的木雕和煙花迷茫的燈光,老上海的氛圍在古牆後閃耀登場,精品如古書或飾品的糕點擺在書架上,逢春節的紅聯金光同樣一齊綻放,每個角落都是拍照的景點,著旗袍和眼科醫療制服的工作人員,彷彿宣告買東西不一定,人潮和相片才是最有價值的利潤。在眼科底端,與冰淇淋區只有一扇玻璃之隔,一位熱情的中年女服務員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我們看到的人潮都是在吃冰,不是在等著買冰。果然往賣冰區定睛一看,真的沒人,我們在眼科內拍幾張照,知道老哥想找廁所的消息(眼科內沒有),還發現透明捐款箱是從蓋子小孔投錢的秘密,就立刻趕往賣冰區,這運氣和時機就像老牆上春節的花燈一樣巧妙,才剛到結帳區,後面立刻又擠滿了要買冰的遊客,讓我回不去看我要點的特別冰,還好我記得是「百香果柚子白巧克力優格」老哥必然是點香草牛奶,小妹和舅媽與舅舅三人點的是西瓜,每球冰還能搭配一樣傳統小吃或配料,我選了和我的冰淇淋一樣特別的土鳳梨酥(還有另一種叫米鳳梨酥,猜測是麵皮的差別),一群人就看著又被擠滿的冰淇淋店,在老牆下品嘗道地口味的冰淇淋,所有人都直呼太幸運,這場雨也終於停了,而百香果柚子白巧克力優格又甜又香卻很酸的味道,香草牛奶的醇厚,西瓜的甘美鮮甜,以及香脆餅皮的口感,始終停留在我的齒頰之間。但老哥的廁所卻還沒找到,為了接快速度,我提議先去眼科隔壁的小七買消夜的泡麵(我眼科的冰碗也丟在這),這時老哥還是緩緩地吃,只是小妹還苦惱沒有超小碗的Q-Cup,只好改買來一客,原來舅媽以為我們會買有調理包的大泡麵,我們還是選了海鮮阿Q,這時我也早已注意到泡麵包裝上的異狀。接著為了找廁所,我們渡橋(老哥打翻了部分的冰,還好有我幫他擦擦),從對街拍宮元眼科(明知是有人要找廁所,小妹還是很悠閒的挑戰機械極限),同時看見河中一個像是烏龜卻又比較像廢棄物的圓形大物,在一條封街特賣前,老哥找到了一家有廁所的小七,還有個落魄的大叔問我們廁所裡面是否有人,想要搶先,似乎對街景有印象的小舅則帶領我們到第四信用合作社改建的食品鋪上廁所,起初沒買東西不太敢問,問了才知道在二樓,那自動門後明亮華麗的廁所更與用餐區工業loft風完全反差(老哥表示反差感很大),(舅媽問我們要不要茶葉蛋配泡麵,不響麻煩舅媽的我和老哥表示不用)在看完現做冰淇淋餅皮後(順帶一提的事這家店與眼科不知道是不是相同公司或家族企業,經營方式都是古蹟再造,只是這裡的位置和風格其實都不事非常親民(像是pub),然後有一個巧妙的共通點是地上都有金屬螞蟻辦平面裝飾,似乎說明這是連螞蟻都聞香而來的甜品鋪,不知有沒有人發現),小舅熟悉地引導我們回到車停地地方,連我也讚嘆這空間能力頗強。在車上從老哥從網友得知塔木德在台中其實很多家(專業買兩層樓隔間開旅館),又繞過封街夜市,和遠遠看到塔木德招牌,以及在保齡球場吹拍照存底,並試著找下去樓梯之後,我們終於回到旅店(舅媽表示說好地夜市呢?)。







        疲憊地回到塔木德,第一件事情其實是先洗澡洗去身上的疲憊,我和舅媽說窗戶的問題,也得到可以去三人房的正面回應,不過我還是堅持在我們三角形格局的浴室洗澡,老哥也很大方讓我先洗,而這一洗下去,不時瞟見窗戶銀白色的扣環和橙色的路燈光,看來還蠻可怕的,因此我還是先洗身體,披上浴巾、開了門才開始洗頭。

       眼科回來時已經九點半之後,想打開surface打Dota卻發現連上手機網路竟然只有200多kb的下載速度,光是更新就不知要等多久。所以待老哥也洗完澡,我就耍起了被畢旅同學帶壞的把戲──拿起了神秘的棉花棒,就把房卡拔起(這兩天都由我保管),換成了一包棉花棒,然後步入小妹一家房間,放下3C(其實我沒帶ipad,也玩了一下小豬足球,互相電,我只有前兩場一勝一平保住尊嚴,另外小妹也玩類似波兔村的哆啦A夢遊戲給我看。),回到最原始也最好玩的玩具──撲克牌,連續幾場大老二和害人不利己的排七加上有完沒完的吹牛,舅媽也很貼心地幫我們把麵泡好,婊完了我不會泡泡麵的同學,問了關於弓箭的成語(老哥說百步穿楊,小妹表示不知,我心裡想的是杯弓蛇影),揭開了阿Q全新誠實包裝,接近十二點,老哥的牌藝依舊精湛,疲憊了一天,我們各自回到房間,在買了冰女至寶之後,看著老哥玩幽鬼,我就漸漸睡去,幾次熱醒(似乎只有送風,因為冷氣遙控不能選功能,應該是隨季節統一),幾次被攻擊醒來,六點半的鈴聲完美想起被我按掉,直到七點的鈴聲我才準時起床,準備吃早餐,盥洗時才發現一包牙刷沒開(後來Check out前小妹進來拿免洗毛巾,還被發現了),不過反正也「聞」不出來。叫醒老哥,準時八點,在餐廳集合。

2015.2.16








  8點餐廳似乎是準時開門,我們應該是第一批用餐客,廚房門口一位大叔坐在那說隨便坐,好像這裡是他家民宿一樣,那我們也毫不客氣,拿起餐盤炒蛋、肉片、炒麵、奶茶,什麼都有了,聽小妹說這裡早餐不錯,一部分或許是「高度」合適的緣故,還問我田螺辣不辣(超辣),另一部分是菜色確實比我們畢旅好上一些,多了沙拉和包子等等,只是我還是拿炒麵那幾樣,口味上真的不奢求,就是濃、重、鹹,但也不算難吃,奶茶要注意這裡都是大冰塊裝在桶子裡,以時間上來說是限量的,而且出茶龍頭還必須有特定角度才比較轉得出來,而另外一壺是果汁,我原來以為是柳橙,一喝超甜以為是水蜜桃,最後才意識到原來是芒果(一定是合成的),這餐真的委屈舅媽,要一個人坐。另外在早餐聽才發現,這裡的陸客其實也有些,還有不知餐盤在哪的老阿公阿嬤,我想說這年紀除非很愛玩不然怎麼會住這種飯店,若是自己出遊,又怎麼不知該如何找起?吃飽後就媽才發現有烤吐司,回房後,才知道小舅媽一直聯不上網路,只能到路由器,路由器卻沒有連上網,只好用我的手機網路解決,直到我第二次進房才要求接上電源,最後回饋3precent的電來到93precent(順帶一提的是那行充還不錯強,也讓我想起舅媽因為一直用手機拍照錄影,在南瓜屋就關機了一次),因為沒有手機,在房裡筆電也收不到,所以只好和老哥滾床,10點整,多次確認後(拍照與相互提醒法),Check out往科博館出發。



  這裡要說的是:小妹問;科博館有什麼好玩的嗎?大概沒有吧,你就先學一學等到去畢旅時你就可以一直舉手拿獎品了!我說,有一張臉瞬間塌了下來,我有一點不想去了,小妹說。十幾分鐘後,才發現科博館就在昨天勤美術館前那彎曲型建物(昨晚我想起小時候巧連智所說的建築話,那座大樓彷彿說著銀河或歷史長流,緬懷同時本地而起茁壯大台中新風貌。)的後方不遠,從我上次畢旅連個工地鋼筋都看不到,兩年後滄海桑田已經這麼進步了,真令人意外。






  在此段後的內容都是當晚回來後就打的內容,因為一來到科博館,看到水鐘,被小妹吐槽,小妹選定先去科博館主館(可是我沒去過植物館唉),每踏進一步,一個過去的畫面就浮現在我面前,什麼電子互動中心、已經不怕的澎湖象、找不到地球誕生互動裝置觸發點、小妹專業找電腦互動遊戲、奇怪的海蠍、沒去過也沒進去的植物館、直接折返的恐龍區、連續兩部3D電影,但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只想說,我很好,但你們好嗎?分離的這兩年,你[˙是否還記得我?我一直都默默地在你們身邊唉!等到這結局的時刻,如同在「遺跡」上打完ingress依樣看見的陽光,來自夏天反射著一旁的金屬招牌,我們還會相見吧!我突然覺得這科博館看似大卻很小,就算多參觀了台積電和友達互動區,無塵室互動記得是左右步伐感應,透明螢幕無比帥氣,這記憶龐大壟罩著整座台中城,思念著未來,任記憶與知識帶領我們迎著未來。


        其實這是從生命科學館的後段部分出來的,為了走捷徑還差點遇上了我每次來必定閃過的木乃伊,當我從二樓露天走廊看到逐步走向貼著「生命科學館 生 老 病 死」的玻璃門時我就驚覺不妙了,接著穿越第二層玻璃門,我第一眼就看見一套完整的金縷衣,這幅景象彷彿穿打的靈魂,直趕我的危機中樞,一百萬個不妙從我心底冒出,接著我看見那方形的展示空間,還有貼著埃及文字的中央展示櫃,我立馬頭仰45度,微微舉著手快速穿越,路過的遊客絕對以為我是個怪人,事實也是如此,但我實在不想再看到那死亡的感覺第二眼。後來舅媽問我那阿公走的時候為什麼不怕,我說畢盡是家人。(其實更重要的是木乃伊完全就是腐屍裝活樣,那衝突的模樣不是本來就很可怕嗎?)(來科科博館比較令我意外的是,原來還有一個恐龍蛋特展,當然我們沒有進去,只是小妹竟然說他覺得怕怕的,也許是不喜歡小動物死的樣子吧,但對我來說只不過是一堆雞骨罷了,而這次天不怕地不怕的他竟然也被會動的恐龍嚇到,看來這真實感果真如此有勁)


       (坐在號稱遺跡的無障礙坡道矮牆上,很多人是跟著我們坐的,甚至還有許多推著嬰兒車的爸媽也擠了過來,當下我真不知該不該讓位好,只是這真的不是座位。)我記得我們剛到科博館時的一個梗就是老哥說自己越來越脫離人類,下了車又睡眼惺忪,我就說你還是當火星人吧,你是不是覺得你「又回到了這個地方」感覺很困擾?當然大家笑了,而那句話也是引用Dota卓爾遊俠的復活台詞,但其實當我從停車場走出,又看到這科博館大門時,我心中立刻想起和豬在遊覽車上玩blood and glory 他到了科博館還不想下車的情景。當年我拿著類單眼,和豬解說討論展品之餘,就是在捕捉掰上妹子的身影,那時我知道我會做後來那些強大而瘋狂的事,一次又一次的把我推向一座又一座的高峰嗎?可是現在的我真的好孤單啊,擁有了看似完美的一切,卻多了好多心酸的時刻和無盡的思念,如今我只能一次又一次踏上我們已起走過那些已故的足跡,想起我們七嘴八舌堵滿了所有展區,芳婷提醒我相機不要一直開關,冠霖和甲霈對展品亂想,子宜和婉婷發現我上顎牙齒說話不露,午餐努力拍黑貓,901一起在大門口拍照,所有的情景我都還記得,但我始終沒有你們的音訊,我一直像個天使默默抱存著你們或記憶或珍藏或忘記或丟棄的回憶,重複緬懷追尋,點燃情感溫存,期盼下次的相遇,讓那數億萬緣份間那剎那的重疊,在我的生命裡反覆重現,永不熄滅。










  又是夕陽餘暉,等著歸人追逐,卻追不回逝去的時刻,只剩記憶,像對宇宙的翅膀,待我們飛向未來。再一次回到台中大道,BRT與車流,用一瓶因為一個聽說(小舅媽表示統一茶裏王有戴奧辛)而改買的紅茶(其實也是統一的)和台中道別,一路上,除了ingress的幽冥知音叫醒(小舅還問誰的通知),小妹或老哥貓醒,最後在夕陽西下前,我們又回到關西休息站,先是告訴小妹可能會變成11R的4R(reduce reuse recycle replace),偷偷聽到舅媽說關西便當很有名,最後卻選了沒有蝦球只好吃的豬排蛋包飯,小妹和老哥則吃了雞腿,老哥不用塑膠套筷子也能吃光扒盡,舅媽和小舅則吃台灣傳統美食,那美食街常用的無線取餐機,震動在桌上十分震撼,餐點不是非常特別,反而是小舅分享的肉菜甜不辣很好吃,還讓小妹以為我不吃芥末,座位附近還有一位不知是狗主人還是在嚇狗的路人一直吼和逗弄,惹的狗叫出憤怒的低吼,一度讓小妹問說能不能帶狗,也讓一旁的筆電年輕人不知所措,這時一隻小狗可愛地走進來,解除了小妹的疑惑。最後舅媽想買新東陽,一直問我們要不要多吃什麼,我則很感恩有晚餐就好,飲料我都有隨時把水加滿。夕陽後,我們的車旁停了一台神奇的台獨車,小妹問起問題,我努力想比喻解釋,最後又被老哥比了下去,讓大家哈哈大笑。然後,我原理為新竹到台北會需要一些時間,前一眼還是桃園的隧道,後一眼竟然已是土城交流道旁的建物,家前,相互感謝道別,期望小妹能拿到不是完全給她吃的佛跳牆(在回程台中大道的事)。

然後,記憶的羽翼又化出幾根羽毛,我,又回到了這裡。

2015.2.20 第一次完成 在陽明山天籟溫泉度假酒店

2015.2.22 補 在土城家中

在回程休息站,再次上車前我們有去廁所,我和小妹說食量要越來越大,和同學出去才不會讓男同學吃太多,太肥了妳們也不希歡。其實這次旅行小妹在「吃」這方面真的表現不錯,可以一個人解決,一方面營養攝取多,一方面減輕我們的負擔。 11:00 p.m.